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新型冠状肺炎如何防控

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新型冠状肺炎如何防控

以下是关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新型冠状肺炎如何防控的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简要

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所致肺炎

2、起初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

3、具备人传染人的能力,正确佩戴口罩加强防护

4、多数预后良好,少数病情危重,甚至可致死亡

一、新型冠状肺炎病毒问答

◇ 问:目前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吗?答:没有,新发疾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研发出接种的疫苗。

◇ 问:医护人员会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威胁吗?答:是的。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密切接触,更容易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威胁。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医护人员加强自身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最大可能避免医院感染。

◇ 问: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答: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症状严重程度取决于病毒的类型以及人体的免疫水平,常见的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更严重时会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等,可导致患者死亡。

◇ 问: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吗?答:是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传播通常发生在在家庭、工作场所、人群密集区域或医院等。

二、流行病学

◇ 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 2023年1月30日,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截至2月1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380例,现有重症病例2110例,累计死亡病例30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28例,共有疑似病例19544例。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31例:香港特别行政区1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例,台湾地区10例。

◇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该病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短的潜伏期为一天发病,最长的潜伏期是14天。潜伏期具有传染性。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需加强预防和隔离处理。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例患者于2019年12月12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被发现,随后的患者多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或家庭聚集现象,目前感染源仍不明确,可能的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便途径。


关于更多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新型冠状肺炎如何防控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新型冠状肺炎如何防控
本文地址:http://ldp.55xw.net/show-30944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职业教育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