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休学一本不录取,高中3+3怎么选
以下是关于高中休学一本不录取,高中3+3怎么选的介绍
“语数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新高考改革后,怎样选科才最好?如何组合才能博取最理想的成绩?这里依然有“诀窍”,具体怎么分析和判断并选择?
“3+3”新高考选考指南1.新高考给考生带来的新问题
从上海、浙江省率先进行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到许多省份相连开始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新高考改革细节会有些不同,但是共同点是取消文理分科,实施高考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方案。所谓“两依据、一参考”,是指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的招生录取机制。
其中考试方面的改革最受关注。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简称3+3模式。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表面看起来新高考3+3新模式与传统高考3+X模式的考试科目变化不大,其实是统一高考的3科目变化确实不大。但是由于不分文理科,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科目与传统高考列入X的3个科目变化就很大了。
在传统高考的X是考生根据自己在高一结束后选择的文史类或者理工类,定死了考文综(政治、历史、地理)或者理综(物理、化学、生物)除浙江是(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考生的考试科目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再选择。
而在新高考中的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科目需要考生自己从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考试科目。优点是给了考生更大的考试选择权利。例如一个打算未来学习机械工程的考生,在以前他只能考物理、化学和生物,而在新高考情况下如果他喜欢历史和地理,他完全可以选考物理、历史和地理。同样道理,一个打算学习历史学的学生,只要他喜欢,就可以选考历史、物理和化学。6选3可以允许考生有20种不同组合的选择。
但是,无论考生愿意还是不愿意,面对这么多种选择,一个新的问题就提前摆在考生和家长面前:怎样正确地选择考试科目?倒逼考生提前思考未来大学的学业规划,提前思考对自己最有利的选考科目。
2.从学生自身特长考虑选科目
那么,如果学生从自身特长考虑选择科目,主要有哪些考虑的维度呢?
(1)兴趣爱好——选自己最喜欢的科目
这是最容易首先想到的,那就是看6个科目中,自己的学习兴趣在哪里,可以把6个可选科目编排一个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的顺序,选择前3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这个思路的最大优点是有兴趣并喜欢的科目更容易投入精力去学,容易学得好,提高成绩。
(2)科目强弱——选自己最强的科目
任何学生,无论是顶级优秀的高考状元,还是成绩平平的普通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强科目和弱科目,所有科目都强而且均衡的当然也很好,但是比较少见。学生可以把6个可选科目编排一个从最强,到最弱的顺序,选择前3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这个思路的最大优点是发挥自己的强势在未来高考中取胜。
(3)科目难易——选自己最容易学的科目
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有多数人公认比较难科目,例如物理;也有公认比较容易的科目,比如思想政治。但是科目的难易因人而异。有人善于逻辑思维考物理得心应手,而不善于考政治这类需要较多记忆的科目。学生可以把6个可选科目编排一个从最容易学,到最不容易学的顺序,选择前3个科目作为选考科目。
(4)拿分难易——选自己能拿高分的科目
谈到拿分容易,大家容易想到肯定是最喜欢的、最强的、最容易学的科目最容易拿分。这个思维基本正确,但是并不完全正确。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告诉大家,新高考的6选3科目虽然总分和传统高考一样,也是300分,每个科目是100分。但是传统高考的文综或者理综考试,考出来多少分就记多少分,而新高考的这6个选考科目,考试出来的每一科成绩并不直接计入总分,而是要先根据考生在本次考试中的成绩排列位置分等级,在根据级别遵照一个等级赋分规则测算后出分数计入总分。
3.按照高校专业要求考虑选科目
面对新高考改革,各个高校的不同专业也对考生选科目也提出不同的要求。高校可以分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能超过3门。选考科目范围为0门的,表示没有设限选考科目;选考科目为2门或3门的,考生自主选择的选考科目只须符合其中1门即可报考。
例如:
某校某专业选考科目范围为0门的,考生选考6个科目中任意3个科目都可以满足报考要求。
某校某专业要求的选考科目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的,考生选考的3个科目中只要至少含有物理、化学、生物中任意一科目,其余两个科目不做限制。
某校某专业要求的选考科目范围为政治、历史的,考生选考的3个科目中只要至少含有政治、历史任意一科目,其余两个科目不做限制。
某校某专业要求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化学的,考生选考的3个科目中必须含有化学科目,其余两个科目不做限制。
可见提出要求的选考科目越少的高校专业,实际上是要求相对高的。因此强势的学校与专业,会提出某一科目要求;非强势的学校与专业会提出二选一的科目要求;弱势学校与专业会提出三选一的科目要求,保障有足够考生报考。生源不好的学校与专业常常不作科目要求。
考生打算未来填报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就一定要按照这个学校专业的选科目范围的要求选科目,否则未来就不能报考。
总体来说6选3形式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垒,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享用”文综、理综“套餐”,到3科自主搭配“自助餐”的转变,这样的改革,具体带来了如下的变化:
一是在录取模式上
由原来“依据高考统考科目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考”,
即依据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
再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
二是在考试科目上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理)科综合科目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语数外各科满分仍为150分。
三是在考试时间上
由原来的6月一次进行所有科目统一考试改为分两次进行:
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统考科目仍在6月。
四是在外语考试上
由原来的学生外语科目只能考一次改为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五是在计分方式上
考试总成绩由原来的各科成绩直接累加改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加上3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的相应分数。
6选3到底怎么选最好推荐组合:“物理+历史+其他”
物理和历史分别是理科和文科里的“强科”,同时“选考物理的考生选报高校专业的范围最广”,兼顾新课改“均衡发展”的理念,“物理+历史+其他”的组合方式无疑是最优选择。
其中“物理-化学-历史”和“物理-生物-历史”又是排名前二的首选组合。
1、物理-化学-历史
这一类组合从大学招生的限制范围上看属于限制第二小的科目。
除了一小部分学校对类似政治学、国际政治等专业有着必选政治科目的要求外(一些学校对这类专业甚至无科目要求)。这个学科组合基本可以选择大学中的大部分专业。所以选择这个科目组合的考生在报考专业上,基本上无需过多考虑。更多的应该在可选的专业范围之内进行仔细甄别。
在选择大学专业方面,除去深造进入大学进行教学之外,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有机材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类考生普遍具有一下几个特点:
(1)理科好(尤其是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分类思考能力强;
(2)文科虽然成绩不佳,但是背诵课文(语文)往往很流利,语文和英语的作文成绩不错;
(3)由于思维方式偏理科,导致英语考试中,常常读懂文章内容却还是做错题;
(4)物理学科难度高,需要有一定优势或基础;
(5)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学力水平至少达到所在院校的50%以上(高一阶段应该是9门一起学)。
2、物理-生物-历史
这个组合与上一个组合相比,其实差距并不是很大。主要区别在于化学与生物之间的差别。化学由于在高中阶段部分知识(例如:酸碱平衡)较为灵活、计算量较大,部分学生转而选择“死知识”较多的生物学科。
当然一部分学生也是因为生物“名次”比化学”名次”更好而选择的生物。(由于高考等级赋分制的存在,选择名次更好学科无可厚非)。
对于无法选择出自己喜好科目的学生而言,不妨参考一下上海2017年的科目选择情况:
选择这两科的学生十分相近,考虑到上海地区的特殊情况(地理科目考试高二可参加,所以选择地理的学生较多)。实际上高三期末参考化学和生物的比例会进一步接近。
570分以上的高分段考生:选择物理的比例超过85%,选择化学的比例超过78%,选择生物的比例则不足32%。
495分以上的次高分段考生:选择化学科目的比例接近于61%,选择生物科目的比例也逐步接近60%。这个分数段选择的科目组合多数是“物化生”,“物生历”,“物化历”。
而如果把分数档降低至400分,选择生物科目的比例则超过56%,选择化学科目的比例低于55%。这个分数段的学生选择的科目组合大多是:化学+生物+地理。换言之,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多数不会选择物理。
具体到分值上来说,选择“物理+生物+地理”组合的学生多数成绩介于一本线与二本线之间(天津地区)。换句话说,生物是给化学考分不理想的考生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如果说“物化历”比较适合一本以上的理科生的话,那么“物生历”就是比较适合一本以下的,而且物理成绩较强的学生。
一些考生物理成绩优异,但是其他科目成绩平平,不甘心自己的物理成绩被浪费的考生不妨尝试选择“物理+生物+历史”组合。
相关话题:高考经验
关于更多高中休学一本不录取,高中3+3怎么选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
本文地址:http://ldp.55xw.net/show-43479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职业教育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职业教育网
推荐文档
- 11.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主持与播音专业介绍_河南主持与
- 12.湖北省各地2025年中考成绩查询系统入口汇总
- 13.哈尔滨计算机学校_哈尔滨电脑职业学校_哈尔滨招生网
- 14.邦博尔台州招生网_台州招生信息_台州招生考试平台
- 15.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介绍_江苏婚庆
- 16.邦博尔鞍山招生网_鞍山招生信息_鞍山招生考试平台
- 17.邦博尔长春招生网_长春招生信息_长春招生考试平台
- 18.2025常州排名前八的中职学校名单
- 19.2025景德镇公办大专学校有哪些景德镇公办大专学校
- 20.2025惠州学院专业排行榜
- 21.2023黑龙江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参考)
- 22.长安大学排名(2022,2021,2020,2019,2018,2017,2016
- 23.芜湖中考2022年分数线是多少(2023参考)
- 24.四川省高考成绩公布时间是多久?成绩在哪里查询?
- 25.湖南科技学院评价怎么样,学校好不好
- 26.四川成都市玉林中学高中部2021年学费、收费多少
- 27.江门职业技术学院_江门招生网
- 28.四会市华侨中学2022录取分数线(2023参考)
- 29.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排名2022最新(附全国师范类大学
- 30.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录取分数线(2023参考)
- 31.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开设哪些专业,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招生
- 32.甘肃省庆阳第一中学_邦博尔招生网
- 33.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_郑州招生网
- 34.赤峰高中学校升学排行2022(附高考成绩)-2023参考
- 35.邢台高中学校升学排行2022(附高考成绩)-2023参考
- 36.中等职业教育中专
- 37.盐城交通技师学院计算机游戏与动漫制作专业介绍_江苏
- 38.2025年湘西中学最新排行榜
- 39.揭阳一中榕江新城学校2022录取分数线(2023参考)
- 40.四川武胜中心中学2021年宿舍条件
- 41.南京市好的大学有哪些?(南京市高校2025最新排名)
- 42.辽宁中考考试科目时间安排有哪些(2025参考)
- 43.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_无锡招生网
- 44.2022湖北文理学院分数线最低是多少(省内 省外)-2023年
- 45.贵州民族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 46.北京联合大学好就业吗?口碑这么样?
- 47.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_抚顺招生网
- 48.2023西北工业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5年参考)
- 49.柳州市柳江中学_柳州招生网
- 50.大连铁路卫生学校2025年招生办联系电话
- 51.西安翻译学院_西安招生网
- 52.太原市成成中学(迎泽校区、晋源校区)2022录取分数线
- 53.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联系电话
- 54.射洪县金华中学2021年报名条件、招生要求、招生对象
- 55.余庆中等职业学校_遵义招生网
- 56.通化卫校招生办联系电话_通化市卫生学校
- 57.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是几本院校985还是211高校(附重点
- 58.2025内蒙古公办大专学校有哪些内蒙古公办大专学校
- 59.山西阳泉中考普高录取分数线(2022)-2023年参考
- 60.2025赣州重点中学排名一览表(赣州重点中学前十名单)
- 51.沈世昌原型是谁(小红袄为什么要杀红衣女子)
- 52.主人何为言少钱(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什么意思)
- 53.韩红的军衔是什么(韩红的军衔是什么级别的军官)
- 54.空气是有什么组成的是谁发现的(空气是有什么组成的是谁发现的物质)
- 55.偏旁部首名称(偏旁部首名称大全怎么读)
- 56.雍正多少岁做皇帝(雍正当了几年大清皇帝)
- 57.on,and,on(on,and,on,and,on,and,on歌词)
- 58.leave(leave的过去式、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
- 59.四大淡水湖(四大淡水湖排名及属哪个省)
- 60.什么时候恢复高考(什么时候恢复高考1978还是1977)
- 6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五篇)
- 62.党员自查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五篇)
- 63.亳州学院教务管理系统入口http://211.141.201.154/
- 64.四项监督制度全文(一)
- 65.学生培养人对发展对象入党意见简短(五篇)
- 66.杭州最低工资调整多少钱,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钱一个月
- 67.高考全国卷乙卷英语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 68.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条件图片(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 69.国庆节手抄报边框简单又漂亮
- 70.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预测及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到(查询)

